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美国总统宝座和中国疲软的经济将影响2025年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
由于没有可预测的模型来说明其如何运作,唯一确定的可能是波动性和众多朝相反方向发挥作用的因素。
因此,对 2025 年原油、液化天然气、铁矿石、煤炭和铜等金属等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进行预测将比平常更加令人担忧。
例如,考虑一下特朗普的标志性竞选承诺:关税。这位当选总统威胁要征收的一系列关税,包括对中国征收高达 60% 的关税,对所有其他国家征收 20% 的关税,可能会破坏全球经济增长、迫使贸易流重新调整、推高通胀并导致货币政策收紧。
但同样有可能的是,如果关税威胁最终只是谈判策略,那么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特朗普认为自己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取得了足够的“胜利”,他可能会放弃任何破坏性的政策行动。
对于受全球经济影响最大的大宗商品,例如铜和铁矿石,这意味着交易商可能会采取观望态度。因此,在更广泛的政策前景变得更加清晰之前,基于每日新闻头条的价格波动很可能成为常态。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一个教训是,更重要的是关注他的政府实际所做的事情,而不是总统及其盟友在社交媒体上几乎不间断且常常令人困惑的信息。
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还表明,他通常认为达成协议的行为比协议的实际内容更重要。
看看他对中国的第一轮关税就知道了。他继续支持他们,尽管他们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失败了。
他们没有降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没有引发美国制造业的复兴,没有增加太多收入,而且中国远没有履行其大幅增加美国原油进口的义务,煤炭和液化天然气。
特朗普团队可能已经从这次经历中吸取了教训,但如果他们得到的教训是需要采取更强硬的立场,那么贸易战和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疲软的风险就会上升。
很多人认为,由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缓慢,中国现在抵御与美国贸易战的能力远不如2018年。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中国也有各种可用的工具来帮助其成功应对贸易战。
它可能会扰乱供应链、抛售大量美国国债、使本国货币贬值、增加刺激支出并提升其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装置方面的领导地位,从而损害美国经济。
中国还可能寻求通过促进欧洲和所谓的“南半球”的贸易和投资来弥补失去美国市场准入的机会。
同样,这些策略是否会被采用还远未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朗普政府在 1 月 20 日宣誓就职后实施的实际政策。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 2025 年现有的趋势和可能出现的趋势。
关税、刺激
首先,几乎可以肯定特朗普将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某种形式的关税。
其规模和破坏力究竟有多大仍有待确定,但可以肯定地说,任何关税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从而给原油、铁矿石和液化天然气等大宗商品带来下行压力。
其次,中国经济显示出一些改善的迹象,11月份工厂活动以五个月来最快的速度扩张。如果北京继续有节制地注入刺激措施,复苏可能会持续下去。
这对铁矿石、铜和液化天然气有利。鉴于中国快速转向轻型汽车电气化正在削减汽油需求,而卡车转向液化天然气则开始损害柴油需求,这对原油来说可能不是那么积极。
一个很可能持续的趋势是中国作为大宗商品买家对价格的敏感性不断提高。
今年的原油表现尤为明显,尽管 OPEC 和国际能源署等组织预计需求将强劲增长,但前 11 个月中国的进口量按桶/日计算下降了 2.1%。
尽管中国经济疲软和电气化程度提高是造成这种下降的部分原因,但中国炼油商也只是削减了进口,因为他们认为OPEC+的减产措施导致价格过高。
2025 年的总体情况是,这一年伊始就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忽视特朗普的言论,而关注正在实施的实际政策和数据显示的内容。
(本文表达的观点是作者、路透社专栏作家克莱德·拉塞尔的观点。)
(Anna Syzmanski 和 Sonali Paul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