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在新推出的投资类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组合”(FVPTL)中的份额已从45%左右下降至37.2%。与此同时,根据印度储备银行(RBI)最新的金融稳定报告,私人银行的份额已上升至近三分之一。
印度储备银行于 2024 年 4 月推出了新的投资类别 FVTPL。根据修订后的规范,银行需要将其整个投资组合分为三类:持有至到期投资 (HTM)、可供出售投资 (AFS) 和 FVTPL。为交易而持有的旧类别现已成为 FVTPL 的子类别。
根据印度储备银行的指导方针,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市场参与者之间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引入这种投资选择的目的是确保银行实施稳健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流程。
该规范规定,FVTPL 中高频交易子类别下的证券必须每天进行公允价值评估,而 FVTPL 中的其他证券则应至少每季度(如果不是更频繁的话)进行公允价值评估。在新类别下,公允价值的任何变化都直接记录在损益表中。
银行业分析师表示,投资规范的变化和投资账户中资产负债表内流动性增长放缓,导致国有银行在该类别中的份额下降。但银行人士表示,从绝对值来看,由于账簿庞大,国有银行在上述类别中仍占据最大份额。
银行家表示,该策略是在投资组合中平均分散风险,因为国内降息周期轨迹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收益率的变动,从而影响银行的国库收入。
此前,银行被允许在本财政年度开始时在持有至到期(HTM)和可供出售(AFS)类别之间一次性转换证券。这为银行提供了通过在市场上出售 HTM 证券后将收益货币化的机会。
新指引实施后,银行不得每年转移证券,从而限制了指数级利润。银行业官员表示,由于积极参与利率衍生品市场,外资银行和私人银行能够通过损益保持其海外价值投资,从而获得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