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目标是到 2030 年纺织品出口额达到 1000 亿美元。在 2025 年预算之前,Chandrima Chatterjee 建议调整纺织品质量控制令,并解决出口商面临的非关税壁垒,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由贸易协定
纺织服装行业现状
印度纺织服装 (T&A) 行业在本财年表现良好,2024 年 4 月至 11 月出口额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6.93%。这一增长主要由服装领域推动,该领域的出口额增长了 11.3%。出口增长%。这一激增归因于印度等主要市场对印度 T&A 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美国和欧盟。业界对在本财年剩余时间内维持这一势头持乐观态度。印度是全球纺织品和服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到2023年将成为全球第六大出口国。2023-24年,该行业约占印度总出口的8%。
然而,一些关键计划的继续存在不确定性,例如预先授权(AA)/经济特区(SEZ)和出口导向型单位(EOU)的出口产品关税和税收减免(RoDTEP)以及2024 年 12 月 31 日之后的利息均等计划对该行业的增长构成潜在挑战。
公布纺织产品质量控制令
质量控制令 (QCO) 是政府发布的监管指令,旨在确保特定产品符合强制性质量和安全标准。与印度标准局 (BIS) 的自愿规范不同,QCO 是强制性的,要求制造商、进口商和销售商遵守规定的规范。
在某些人造 (MMF) 纤维、长丝和纱线的纺织品中引入 QCO 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然而,业界最关心的还是实施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此类强制性质量标准通常是自上而下实施的,从成品开始。
而在印度,质量标准的重点是纤维和纱线等原材料。
QCO 是否会带来任何挑战?
目前的做法限制了某些原材料的供应,因为许多海外供应商尚未获得 BIS 认证。尽管允许 AA、SEZ 和 EOU 单位进口豁免,但这些规定仅适用于实物出口,不适用于中间供应。某些专业下游产品的制造商由于国内无法获得所需的质量和数量而依赖进口此类原材料,因此受到了打击。这可能会导致价值链中下一个产品(例如面料和服装)的大量进口,这将影响国内制造商的利益。
因此,迫切需要重新评估有关 QCO 的政策,并且在宣布任何进一步的 QCO 之前需要进行影响评估。为了实现拥有优质成品的目标,QCO 可以从服装开始。
纤维价格、投资标准
印度纤维(包括棉花和 MMF)的价格比竞争对手高出 12% 至 30%。这会渗透到价值链中,导致服装和化妆品的成本竞争力受到削弱。政府需要取消所有棉花品种的进口关税,同时放宽 MMF 纤维的进口政策,以确保原材料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价格供应。
技术升级基金计划(TUFS)终止后,占该行业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缺乏投资激励。中小微企业需要类似 TUFS 的计划,包括前期资本补贴和简化程序,以确保能力建设,特别是下游领域的能力建设,以吸引更多投资。
利用自由贸易协定
对于纺织和服装行业,自由贸易协定(FTA)提供关税减让、更好的市场准入以及针对全球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环境。最近,印度与阿联酋、澳大利亚和毛里求斯等重要的贸易与流通市场签署了贸易协定,并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签署了协议。该行业特别热衷于与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欧盟是印度 T&A 产品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由贸易协定的好处,政府还可能就印度出口商向这些国家出口时可能面临的各种非关税/技术壁垒进行谈判。例如,欧盟和英国正在制定严格的质量措施;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也通过国际清算银行制定了与国际规范一致的标准。双方可以就检测和质量标准的相互认可进行谈判,这将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
(作者是印度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